党团知识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钠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训练题(有答案)

| 点击:

【www.doubiweb.com--党团知识】

第二章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题号 1 2 3 4 5 5-1 5-2 6 6-1 6-2 6-3 6-4 7 8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012•北京高考)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
 A B C D
用品 
 
 
 

有效成分 NaCl Na2CO3 Al(OH)3 Ca(ClO)2
用途 做调味品 做发酵粉 做抗酸药 做消毒剂
2.(2012•北京高考)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B.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l+S2-===Ag2S↓+2Cl-
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CO2-3+2H2O
3.已知钠能与水、乙醇等含有羟基(—OH)的化合物反应,将钠投入下列溶液中,反应的剧烈程度由强到弱的是(  )
①水 ②NaOH溶液 ③0.1 mol/L盐酸 ④0.1 mol/L FeCl3溶液 ⑤乙醇
A.④③②①⑤              B.④③①②⑤
C.③④①②⑤              D.①③④②⑤
4.(2012•广东月考)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通过两试剂的互滴,不能区别的下列溶液(浓度均为0.1 mol/L)(  )
A.NaAlO2和稀盐酸        B.NaHCO3和Ca(OH)2
C.NaOH和Al2(SO4)3       D.HCl和Na2CO3
5.(2011•郑州质检)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 4 1       B.3 3 2      C.6 7 3        D.6 9 0
5题变式
5-1.200 ℃时,11.6 g CO2和H2O的混合物气体与足量的Na2O2反应,反应后固体增加了3.6 g,则原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是多少(  )
A.5.8       B.11.6     C.23.2       D.46.4
5-2.在一定条件下,使CO和O2的混合气体26 g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质量增加14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和CO的质量之比是(  )
A.9 4        B.1 1      C.7 6         D.6 7
6.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的pH不变,有H2放出
B.溶液的pH增大,有O2放出
C.溶液中c(Na+)增大,有O2放出
D.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O2放出
6题变式
6-1.将Na2O2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  )
①MgSO4溶液 ②NaCl溶液 ③Na2SO4溶液 ④饱和澄清石灰水 ⑤Ca(HCO3)2溶液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6-2.取a g某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生成物与足量Na2O2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下列物质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
A.H2        B.CO     C.C6H12O6      D.C12H22O11
6-3.一定量的NaOH稀溶液(含酚酞)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一段时间后,红色一定消失的是(  )
①H2O2 ②HCl ③SO2 ④Cl2 ⑤NaHCO3
A.①       B.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6-4.将0.01 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 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①Na2O2 ②Na2O ③Na2CO3 ④NaCl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双项选择题
7.(2011•上海高考)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 g,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N(  )
 二氧化碳 碳酸钠 转移的电子
A 1 mol  NB
B 22.4 L 1 mol 
C  106 g 1 mol
D  106 g 2NA
8.将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含有4 g NaOH的溶液中,反应后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可能是(  )
A.2.2 g     B.4.4 g     C.6.6 g      D.8.8 g
三、非选择题
9.(1)向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________色,说明纯碱溶液显________性;若再向该溶液中滴入过量氯化钙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NaHSO4与NaHCO3是两种重要的酸式盐。
(1)NaHSO4固体溶于水显酸性,而NaHCO3固体溶于水显碱性,请用离子方程式并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表示NaHCO3固体溶于水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把1 mL 0.2 mol/L的NaHSO4溶液加水稀释成2 L溶液,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HSO4和NaHCO3两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以上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此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2•广东仁化中学)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通过测定CO2与样品反应后生成O2的量,来测定Na2O2的含量)。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O3固体、6 mol•L-1 盐酸、6 mol•L-1硫酸和蒸馏水。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必须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液体试剂应选用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0 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 mL(标准状况),则Na2O2试样的纯度为__________。
12.(2012•上海高考)钠是活泼的碱金属元素,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完成下列计算:
(1)叠氮化钠(NaN3)受撞击完全分解产生钠和氮气,故可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若产生40.32 L(标准状况下)氮气,至少需要叠氮化钠________g。
(2)钠钾合金可在核反应堆中用作热交换液。5.05 g钠钾合金溶于200 mL水生成0.075 mol氢气。
①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②计算并确定该钠钾合金的化学式。
(3)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铝土矿并过滤,得到含铝酸钠的溶液。向该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有下列反应:2NaAl(OH)4+CO2===2Al(OH)3↓+Na2CO3+H2O。
已知通入二氧化碳336 L(标准状况下),生成24 mol Al(OH)3和15 mol Na2CO3,若通入溶液的二氧化碳为112 L(标准状况下),计算生成的Al(OH)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
(4)常温下,称取不同氢氧化钠样品溶于水,加盐酸中和至pH=7,然后将溶液蒸干得氯化钠晶体,蒸干过程中产品无损失。 
 氢氧化钠质量/g 氯化钠质量/g
① 2.40 3.51
② 2.32 2.34
③ 3.48 3.51
上述实验①②③所用氢氧化钠均不含杂质,且实验数据可靠。通过计算,分析和比较上表3组数据,给出结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小苏打的主要成分为NaHCO3,故B项错误。
答案:B
2.解析: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是因为Na被氧化为Na2O,发生的反应是4Na+O2===2Na2O,A错误;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发生的反应是2Na2O2+2H2O===4NaOH+O2↑,C错误;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的方程式为HCO-3+Ca2++OH-===CaCO3↓+H2O,故D错误。
答案:B
3.解析:c(H+)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其中显酸性的是③、④,但④是因Fe3+水解显弱酸性,故其排列顺序为c(HCl)(H+)>c(FeCl3)(H+)>10-7mol•L-1,而②是碱溶液,c(H+)<10-7mol•L-1,①中水呈中性,c(H+)=10-7mol•L-1,所以c(H+)的大小顺序是:③>④>①>②>⑤,即为反应的剧烈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
答案:C
4.解析:B项,NaHCO3滴定Ca(OH)2的时候发生的反应是NaHCO3+Ca(OH)2===CaCO3↓+H2O+NaOH,Ca(OH)2滴定NaHCO3的时候发生的反应是2NaHCO3+Ca(OH)2===CaCO3↓+2H2O+Na2CO3,但是现象都是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不能鉴别。在偏铝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先沉淀后消失,AlO-2+H++H2O===Al(OH)3↓,Al(OH)3+3H+===Al3++3H2O;在盐酸中逐滴滴入偏铝酸钠溶液,开始时无明显现象,后出现沉淀,AlO-2+4H+===  Al3++2H2O,Al3++3AlO-2+6H2O===4Al(OH)3↓,所以A能区别。C项,NaOH滴定Al2(SO4)3的时候先沉淀,后沉淀消失,发生的反应是6NaOH+Al2(SO4)3===2Al(OH)3↓+3Na2SO4,然后Al(OH)3+NaOH===NaAlO2+2H2O;反滴的时候是先不产生沉淀,过量时产生沉淀,发生的离子反应是4OH-+Al3+===AlO-2+2H2O,Al3++3AlO-2+6H2O===4Al(OH)3↓,现象不一样,所以能鉴别出来。D项,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边滴边振荡,无明显现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3+H+===HCO-3,HCO-3+H+===CO2+H2O,在盐酸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2-3===H2O+CO2↑。
答案:B
5.解析:CO2与Na2O2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由反应式可得,每有2 mol CO2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1 mol。设原混合气体各为3 mol,最后变为8 mol,即减少了1 mol,所以应有2 mol CO2参与反应(还剩余1 mol CO2),生成1 mol O2(共有4 mol O2)、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3 4 1。
答案:A
5题变式
5-1.解析:设混合物中CO2和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m、n,则44m+18n=11.6,①
1 mol的CO2和1 mol的H2O与Na2O2反应,固体质量分别增加(44-16)=28 g、(18-16)=2 g,所以28m+2n=3.6,②
联立①②,解得m n=1 4,进一步求得平均摩尔质量是23.2,故选C。
答案:C
5-2.解析:根据2CO+O2=====点燃2CO2 ①,2Na2O2+2CO2===2Na2CO3+O2 ②,反应①+②得Na2O2+CO点燃,Na2CO3,由此可知固体质量增加的14 g为CO的质量,即与O2反应的CO为14 g,参与反应的O2为8 g。有4 g气体剩余,讨论4 g剩余气体可能为O2或CO。若为O2,则O2与CO的质量比为6 7;若为CO,则O2与CO的质量比为4 9。故选D项。
答案:D
6.解析:根据Na2O2和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为氢氧化钠、氧气,故A项错误;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不变,因此pH相同,故B、C两项错误。
答案:D
6题变式
6-1.解析:Na2O2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生成的NaOH能与MgSO4、Ca(HCO3)2生成沉淀,对于④中的石灰水因为已经饱和,Na2O2与水反应消耗了水、温度升高OH-浓度增大,都会使Ca(OH)2析出。所以①④⑤都会析出沉淀。
答案:C
6-2.解析:根据CO2、水与Na2O2反应的实质,固体增加的质量恰好是相同物质的量的CO、H2的质量。所以,凡是符合(CO)m(H2)n形式的分子式都符合。
答案:D
6-3.解析:H2O2、Cl2都能把酚酞氧化漂白而褪色,HCl和SO2都是因为和NaOH反应而褪色。故选D。
答案:D
6-4.解析:0.01 mol Na2O2、Na2O与水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Na2O2+H2O===2NaOH+12O2↑、Na2O+H2O===2NaOH,二者均产生0.02 mol OH-,因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故①=②;Na2CO3和NaCl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均为0.01 mol而CO2-3发生微弱的水解:CO2-3+H2O??HCO-3+OH-,使阴离子数目增多,③>④。
答案:C
 二、双项选择题
7.解析:2Na2O2+2CO22 mol1 mol===2Na2CO32 mol1 mol+O2 Δm56 g28 g 转移电子2 mol1 mol
答案:AC
8.解析:极限法。当未通入CO2时,溶质是NaOH,质量为4 g,当通入过量的CO2时溶质是NaHCO3,质量为8.4 g,所以该题选B、C。
答案:BC
三、非选择题
9.解析:(1)纯碱的成分是Na2CO3,其水溶液显碱性,故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若滴加CaCl2溶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Na2CO3+CaCl2===CaCO3↓+2NaCl,溶液中呈碱性的Na2CO3转化为中性的NaCl,溶液由红色转变为无色。
(2)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CO2与Na2CO3溶液发生了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溶液中的水减少了,溶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增大了,而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溶解度小得多,所以观察到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答案:(1)红 碱 产生白色沉淀,红色褪去 Na2CO3+CaCl2===CaCO3↓+2NaCl,溶液中呈碱性的Na2CO3转化为中性的NaCl,溶液由红色转变为无色
(2)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CO2与 Na2CO3溶液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溶液中的水减少,溶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增大,且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溶解度小得多
10.解析:弱酸的酸式酸根既电离又水解,溶液显酸性还是显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电离程度大还是水解程度大,如果电离大于水解就显酸性,如果水解大于电离就显碱性。由此很容易得出第一问的答案。NaHSO4是强酸的酸式盐,在水中完全电离出Na+、H+、SO2-4,酸性上相当于一元强酸。NaHSO4与NaHCO3反应跟一元强酸与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相同的。
答案:(1)NaHCO3===Na++HCO-3,HCO-3+H2O??H2CO3+OH-,HCO-3??CO2-3+H+,且HC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溶液呈碱性
(2)1×10-10 mol•L-1
(3)H++HCO-3===H2O+CO2↑
(4)2H++SO2-4+Ba2++2OH-===BaSO4↓+2H2O
 SO2-4+Ba2+===BaSO4↓
(5)HCO-3+Ba2++OH-===BaCO3↓+H2O
11.解析:该实验目的是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方法是通过测定CO2与样品反应后生成O2的量,来测定Na2O2的含量。所以装置A是制取CO2的装置,B是除去挥发出的HCl,C是干燥CO2的,D装置中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E是吸收装置D中反应剩余的CO2,F和G是通过排水集气法来测量产生的O2的体积。
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盐酸
(3)除去气体中的HCl 干燥气体 吸收装置D中反应剩余的CO2
(4)2Na2O2+2CO2===2Na2CO3+O2 Na2O+CO2===Na2CO3
(5)78%
12.解析:通过2NaN3===2Na+3N2↑计算生成标况下40.32 L的N2所需要的NaN3的量。
答案:(1)78
(2)①c(OH-)=0.075 mol×2200×10-3 L=0.75 mol•L-1。
②设上述合金含a mol 钠、b mol 钾,则
 
解得:a=0.050 mol,b=0.10 mol。
答:该钠钾合金的化学式为NaK2。
(3)溶液含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
15 mol-12×24 mol=3 mol,
112 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 =5 mol,
n(Al(OH)3) n(Na2CO3)=[(5-3)×2] 5=4 5。
(4)由氯化钠质量推算,氢氧化钠样品摩尔质量为:
M1(氢氧化钠)=58.53.51×2.40=40 g/mol,
M2(氢氧化钠)=58.52.34×2.32=58 g/mol,
M3(氢氧化钠)=58.53.51×3.48=58 g/mol。
结论:实验①所取氢氧化钠样品是NaOH;
实验②和实验③所取氢氧化钠样品应该是NaOH•H2O。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wmgw/770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