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赛

奉新一中2014年高二下物理期末试题(有答案)

| 点击:

【www.doubiweb.com--小学奥赛】

奉新一中2014年高二物理期末试题(有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其中第1~6题为单选题,第7~10题为多选题,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核反应方程式 Be+ He  C+X中的X表示
A . 质子     B. 电子     C. 光子      D. 中子
2.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当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的能量是(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4. 做匀加速沿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5 s内的平均速度小3 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1 m/s2        B.2 m/s2          C.3 m/s2           D.4 m/s2

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6.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粒子散射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
B.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外还具有动量
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减小。
D. 的半衰期是5天,12g   经过15天后还有1.5g未衰变
8.电梯的顶部挂一个弹簧秤,秤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 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为6 N,关于电梯的运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m/s2)    
    A.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4m/s2
B.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4m/s2
C.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4m/s2
D.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4m/s2
9. 如图所示,小车板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8㎏,它被一根水平方向上拉伸了的弹簧拉住而静止在小车上,这时弹簧的弹力为6N.现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对小车施以作用力,使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运动中加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到1m/s2,随即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与小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弹簧对物体的作用力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减小
C.当小车加速度(向右)为0.75m/s2时,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
D.小车以1m/s2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8N
10.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 的光滑斜面上端系有一劲度系数为200 N/m的轻质弹簧,弹簧下端连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球被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A挡住,此时弹簧没有形变.若挡板A以4  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取g=10 ,则
  A.小球向下运动0.05 m时速度最大
  B.小球向下运动0.01 m时与挡板分离
  C.小球速度最大时与挡板分离
  D.小球从一开始就与挡板分离
二、实验、填空题(14分,每空2分)
11.①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记录了下列实验步骤。合理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
A.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绕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B.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C.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D.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②某同学用小车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如图所示,纸带上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m/s2,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       m/s(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12. 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
①为完成该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    .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②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    .
13.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测出了砝码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g=9.8 m/s2)
①作出ml的关系图线;
②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6分。解答时应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4. (8分) 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v0=30m/s,距离s0=100m,t=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1)通过计算说明两车在0~9s内会不会相撞?
(2)在一个坐标系中画出甲乙的速度时间图象。

 

 

 


15.(8分)两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质量均为2 kg,初始时弹簧处于原长,A、B两物块都以v=6 m/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运动,质量4 kg的物块C静止在前方,如图所示。B与C碰撞后二者会粘在一起运动。求在以后的运动中:
(1)当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物块A的速度为多大?
(2)系统中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多少?

 

16.(8分)在水平地面上放一木板B,重力为G2=100N,再在木板上放一货箱A,重力为G1=500N,设货箱与木板、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均为0.5,先用绳子把货箱与墙拉紧,如图所示,已知sinθ=3/5,cosθ=4/5,然后在木板B上施一水平力F,想把木板从货箱下抽出来,F至少应为多大?

 

 


17.(10分)质量为m=1.0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3.0 kg的长木板的右端,木板上表面光滑,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木板长L=1.0 m.开始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12 N,如图所示,经一段时间后撤去F.为使小滑块不掉下木板,试求:用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长时间.(g取10 m/s2)

 


18. (12分)质量为m=10kg的小环在F=200 N的拉力作用下,沿粗糙固定直杆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小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杆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37°,拉力F与杆的夹角也为θ。力F作用了一段时间后撤去,小环在杆上继续上滑了0.4s后,速度减为零。(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当力F作用时,杆对小环的弹力FN;
(2)力F作用的时间t1;
(3)小环沿杆向上运动的总位移s。

 

 
 
解:a1=-10m/s2,a2=5m/s2,a3=-5m/s2,t1=3s末,甲车速度:v1=v0+a1t1=0;
       ?
(2)B、C碰撞时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碰后瞬间B、C两者速度为 ,则?
mBv=(mB+mC)      = =2 m/s?
设物ABC速度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为Ep,?
根据能量守恒Ep= (mB+m¬C)  + mAv2- (mA+mB+mC)  
        = ×(2+4)×22+ ×2×62- ×(2+2+4)×32=12 J

16.(8分)解:物体A、B的受力图如图所示,由受力平衡知:
对A:          ……①   
     ……②                             ……③                       
对B:           ……④                 ……⑤
 18. (12分)(1)FN=Fsinθ-mgcosθ=40N         (2分)
方向垂直于杆向下           (1分)
(2)F撤去前,小环的加速度a1=(Fcosθ-mgsinθ-μFN)/m=8m/s2 (1分)
F撤去后,小环的加速度a2=gsinθ+μgcosθ=10m/s2     (1分)
F撤去时,小环的速度v1=a2t2=4 m/s        (1分)
F作用的时间t1=v1/a1=0.5s         (1分)
(3)F撤去前的位移s1=12a1t12=1m         (2分)
     F撤去后的位移s2=v1t2-12a2t22=0.8m       (2分)
小环沿杆向上运动的总位移s=s1+s2=1.8m      (1分)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ksst/727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