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练习

中古宋元-明清单元测试卷

| 点击:

【www.doubiweb.com--幼升小练习】

一、 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为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起过一定作用的不包括 A、周世宗 B、宋太祖 C、宋太宗 D、金世宗 2、北宋军队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现象的产生,其根本原因是北宋统治者为了 A、加强禁军 B、强干弱枝 C、使其互相牵制 D、防止武将专权 3、下列事件与阿保机有关的是:①统一契丹各部 ②接受中原先进文化 ③建立契丹政权 ④创制契丹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按时代顺序排列古代北京称谓正确的是 A、幽州、中都、涿郡、范阳 B、范阳、涿郡、中都、幽州 C、涿郡、范阳、幽州、中都 D、涿郡、范阳、中都、幽州 5、我国古代棉花种植的推广是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6、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是 A、朱熹 B、程颢 C、程颐 D、王阳明 7、下列哪项不是成吉思汗的活动 A、统一蒙古各部 B、进入农业社会 C、进入奴隶社会 D、建立了统一国家 8、元朝对西藏实行有效管辖的措施有:①委派官吏 ②驻扎军队 ③清查户口 ④征收赋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 A、辽阳省 B、岭北省 C、黑龙江省 D、吉林省 10、南宋、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左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不属于明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设立锦衣卫 C、废行省设立三司 D、设立西厂特务 12、明朝时,专管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是 A、户部、转运使 B、工部、布政使 C、户部、布政使 D、吏部、按察使 13、明朝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的直接目的是 A、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充实和加强司法部门 C、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 D、防范外戚宦官干预朝政 14、“蜀昔有沃野之称……近为王府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这主要表明明朝后期 A、政治腐败 B、财政匮乏 C、土地高度集中 D、地方割据严重 15、从斗争对象上看,东林党人与下列哪类人有更多的相同之处 A、东汉的太学生和正直的士大夫 B、力图克服统治危机的改革家 C、北宋末年的太学生 D、 南宋的抗金将领 16、古代曾占领今西安并建立政权的农民领袖有:①陈胜 ②张角 ③黄巢 ④朱元璋 ⑤李自成 ⑥张献忠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⑤⑥ D、③⑤ 17、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同一年的是 A、李自成定国号为大顺 B、皇太极改金为清 C、多尔衮率八旗劲旅入关 D、明崇祯皇帝自缢于万岁山 18、对军机处这一机构职能的理解,正确的是 A、相当于唐代的三省合一机构 B、是替代宰相职能的工作班子 C、主要职能是监督各级大臣 D、是皇帝的机要秘书班子 19、下列现象属于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是:①秦朝实行“焚书坑儒” ②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④清朝大兴文字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我国古代征税由实物向货币转变始于 A、两税法 B、方田均税法 C、一条鞭法 D、地丁银制度 21、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战国时期新兴封建城市的兴起 B、五代宋元时期风俗画的出现 C、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汉唐以来人头税被废除 22、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方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种生产关系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A、商品经济活跃,大量农产品投入市场 B、全国出现了许多较大的城市 C、机户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 D、机户拥有大量的资金和织机 23、明朝后期与明修好的蒙古部是 A、兀良哈 B、瓦剌 C、鞑靼 D、漠西蒙古 24、为维护祖国同一或增强民族团结而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不包括 A、康熙帝 B、噶尔丹 C、渥巴锡 D、俺答汗 25、赐于“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封号的清帝分别是 A、顺治 康熙 B、雍正 乾隆 C、顺治 乾隆 D、康熙 乾隆 26、下列各项措施,明清两代都使用过的是 A、僧官制度 B、改土归流 C、金瓶擎签 D、政教分离 27、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的是 A、黄宗羲 B、顾炎武 C、顾宪成 D、王夫之 28、明清时期阻碍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文化专制统治阻碍了科技思想的自由发展 C、闭关锁国阻碍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 D、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和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 29、明清时代,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文化上有明显的反映,其最突出的表现是 A、出现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B、出现总结性的科学著作 C、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产生 D、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 30、以下对元杂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元杂剧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B、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念白融合在一起 C、元杂剧中的一种歌词称为元曲 D、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剧作家 二、材料分析题(第31题16分,第32题9分,第33题11分,共36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本土混乱,使沿边一带汉人大批流入安定的辽帝国国境……带给契丹人高级生产技术和更高的国家管理技术。契丹人所以能超越突厥、回纥,建立起一个现代化帝国,全靠汉人的贡献,所以辽帝国把汉人当作智慧之源……它的政府组织,完全为迁就汉人而设。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后来兀术到中国,掠得中国士大夫,教之立制度,定分陛,昔金人草居野外,今者城郭宫室,政教号令,一切不异于中国。 ——柏杨《宋史·陈亮》 材料三 金帝国汉化太深的现象之一是,政府中繁文缛节,一切以失败在自己手下的宋帝国为蓝图,国家阶层唯一的工作是比赛谁更能敷衍。遇有事情,都希望由对方决定,以便失败时自己不负责任。……中国历代王朝将亡的各种征兆,一一具备。 ——柏杨《中国人史纲》 回答: (1)据材料一,汉人的迁入给契丹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3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两个少数民族的汉化政策有什么相同之处?(3分)两则材料表明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呈现什么趋势?(2分)有什么意义?(1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少数民族政权汉化的必然性。(3分) (4)材料三表明了怎样的观点?(1分)是否正确?(1分)说明你的理由。(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刘晏(唐朝中期的著名理财家)以一千二百万贯供中原之兵而有余,今以三千六百万贯供川陕一军而不足。 ——赵翼《廿二史劄记》 材料二 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救之。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疏》 回答: (1)比较上述两则材料,指出北宋统治危机的主要表现。(2分) (2)材料二所说的“夷狄”、“寇盗”各指什么?(2分)范仲淹为什么这么说?(1分) (3)北宋中期统治者怎样“更张以救之”。(2分)结果怎样?(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成功(郑成功)坐驾竖起帅旗,帝列五方,中悬龙纛,发炮三声,金鼓震天……拂晓时在浓雾弥漫中进入台湾海面……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康熙帝)乃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与将军总督等统全师进取澎湖、台湾。 ——蒋氏《东华录》 材料三 郑氏投降后,如何处理台湾的善后事宜……当时有人提出“宜迁其人,弃其地。” ———《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 ———《靖海纪事》 回答: (1)材料一的内容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1分)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1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对比材料一谈谈你对此事件的认识。(2分)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你认为哪个材料的观点是正确的?(1分) (4)材料四从哪一方面说明台湾地位的重要?(1分)清政府在台湾设立了什么机构?(1分)有何作用?(3分) 三、问答题(第34题18分,第35题16分,共34分) 34、分析王安石变法的背景、采取的主要措施、效果和失败原因。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35、清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又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应如何认识这种“衰落”与“盛世”的关系?概括“衰落”的表现,分析“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答题卷 姓名 班级 座号 成绩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材料题: 31、答:(1) (2) (3) (4) 32、答:(1) (2) (3) 34、答:(1) (2) (3) (4) 三、问答题: 34、答: 35、答: 中国古代史单元测试(宋元明清时期)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D C A A D D A B D C C C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D D C D C C B A B A D A C 二、主观题(第31题16分,第32题9分,第33题11分,第34题18分,第35题16分) 31、(1)①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度,②促进了契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③壮大了契丹的势力。(3分) (2)A、①任用汉人,②学习汉族政治制度,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3分)B、趁势:汉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密切,少数民族纷纷接受汉族的文化。(2分)C、意义:促进了少数民族封建化和少数民族国家的发展。(1分) (3)①汉族文化比少数民族文化进步;②民族间的友好往来促进了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③为了巩固统治,少数民族统治者顺应了历史潮流,实行汉化政策。(3分) (4)A、观点:金朝汉化太深导致金的灭亡。(1分)B、不正确。(1分)C、a、金实行汉化政策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b、金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阶级的腐朽。(2分) 32、(1)表现:①赵翼指出北宋冗官、冗兵、冗费的弊端,②范仲淹则较为全面地指出北宋官僚机构庞大,以及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尖锐。(2分) (2)A、指:a、“夷狄”主要指辽与西夏;(1分)b、“寇盗”指起来反抗的农民。(1分)B、范仲淹站在汉族地主阶级立场上,维护北宋统治集团的利益。(1分) (3)A、a、宋仁宗任用范仲淹,施行新政,即“庆历新政”;b、宋神宗任用王安石,推行变法。(2分)B、结果:虽都取得一些效果,但都由于保守派官僚的反对,改革最终失败,北宋统治危机仍很严重。(2分) 33、(1)A、事件:郑成功收复台湾。(1分)B、意义:打败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分) (2)A、事件:清军进入台湾。(1分)B、认识:清朝中央政权已经巩固,郑氏子孙占据台湾已是割据政权,清军从郑氏子孙手中收复台湾有利于祖国的统一。(2分) (3)材料四的观点正确。(1分) (4)A、台湾在国防方面的重要地位。(1分)B、机构:清政府设置了台湾府(1分)C、作用:a、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b、促进了台湾的开发,c、巩固了祖国海防。(3分) 34、(1)背景:①土地兼并严重;②冗官、冗费、冗兵导致国家积贫积弱;③农民反抗斗争,阶级矛盾尖锐;④辽、西夏威胁北宋的安全。(每点1分,共4分) (2)措施: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保甲法、将兵法、改革科举制度和整顿太学。(5分) (3)效果:①政府收入大为增加,②各地兴修许多水利工程,③不少荒地劈为良田,④军事实力有所增强,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每点1分,共4分) (4)失败原因:①新法推行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②更主要的是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有些地方官拒绝执行新法。(每点1分,共2分) (5)地位:①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②王安石针对北宋统治的积弊进行大胆改革,明确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口号,这种勇于坚持改革的精神,十分难能可贵。③王安石是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每点1分,共3分) 35、(1)关系:①明清封建制度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它的衰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②康乾盛世的出现是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暂时适应生产力的表现,但这是相对的、暂时的,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每点2分,共4分) (2)衰落表现:①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冲击并削弱封建的自然经济;②大兴文字狱,增设军机处,皇权空前加强,③实行闭关锁国政策,④思想: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出现,提倡学以致用,启迪人们思想,预示着新制度的出现。(每点1分,共4分) (3)盛世原因:①清初调整统治政策,改革赋税制度,废除人头税,松弛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②平定少数民族的分裂和叛乱,打败沙俄的入侵,收回台湾主权,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巩固。③康、雍、乾三位皇帝,注重个人政绩,励精图治,成为盛世的开创者和维护者。④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盛世的真正创造者。(每点2分,共8分)――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加分。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yejy/408424.html